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園區的廣泛建設,運營企業對于尋求園區發展新途徑的意愿日趨強烈。經濟發展形式的轉變,隨之帶來城市發展的轉變,城市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升,“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等理念漸漸進入人們的視野。
2008年美國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的理念,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IBM經過研究認為,城市由關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類型的網絡、基礎設施和環境六個核心系統組成,城市的各個系統不是零散分布的,而是相互協作、相互連接的,“智慧城市”應運而生。
智慧園區的發展背景
作為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提出者與倡導者,IBM公司認為智慧城市具有四大特征:全面物聯、充分整合、激勵創新和協同運作。世界各國也在積極建設智慧城市:新加坡“智慧國2015”、韓國首爾“ U- city”、美國馬里蘭州的“智慧增長計劃”,可見,建設智慧城市,將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的趨勢和特征。
在智慧城市概念的引導下,智慧園區的理念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城市發展的現代化,智慧技術的運用,園區發展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
1) 園區經濟發展的生態化,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2) 科學合理進行園區整體規劃,各功能結構得到合理劃分,實現功能最優化。
3) 園區發展日趨擴大,趨于產業化與大型化。園區發展日趨復雜化,需要建設一個強大的園區服務平臺來進行支持,智慧園區由此蓬勃發展。
智慧園區是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基本組成單元,是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的終端實現載體,其體系結構與發展模式是智慧城市的區域縮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智慧城市的建設原則與發展征。智慧園區結合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園區進行全面升級,整合園區資源信息,建立自主創新服務體系的新型園區,實現園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價值鏈提升的目標。
目前尚未有智慧園區具體統一的概念,園區本身具有多種產業定位及需求,各園區基礎設施水平也不盡相同,所以并未統一規定智慧園區所必需的功能。各園區經濟研究者、企業管理者、園區設計者及其他各界人士,正積極探索智慧園區的建設研究,使之在大經濟環境形勢下,發展更為成熟與完善,更有力地支撐智慧城市的發展??梢娫谖磥?,智慧園區已成為各產業園區發展的必然趨勢。
智慧園區的發展及現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體現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互聯網、通信設備技術等方面。產業園區發展的逐漸從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轉向知識服務型經濟,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園區出現,發達國家在科學技術的研究及經濟實力上更具優勢,美國、德國、日本、芬蘭、新加坡等國家在園區管理和服務以及運營等方面不斷加大現代科學信息技術的應用,建設智慧園區。
在我國,為規范和推動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引領中國特色的新型城市化之路,住房城鄉建設部于2012年12月5日正式發布了“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并印發了《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和《國家智慧城市(區、鎮)試點指標體系(試行)》兩個文件。2013年1月,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北京召開創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會議,將包括北京市、江蘇省無錫市、河北省石家莊市在內的近百個城市(區、鎮)作為第一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
目前智慧城市、智慧園區在我國發展勢頭迅猛,智慧城市的蓬勃發展帶動著智慧園區的發展,全國各地都在積極建設智慧園區,有些本身基礎設施及建設條件較好的園區,在原有園區的基礎上增加智能化來實現智慧園區的建設,有些則重新打造智慧園區。在我國,智慧園區的發展有由東部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拓展的特征。東部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以其雄厚的工業園區作為基礎,以其強大的經濟能力作為支撐,成為全國智慧園區建設的主要聚集區;中部地區依靠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與經濟聯動作用,也在積極發展建設智慧園區;東部地區園區建設逐漸飽和,一些大型企業逐漸往西部城市建設,西部地區憑借產業轉移的機遇,智慧園區的建設也逐漸增多。
現階段,我國智慧園區的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域發展格局明顯,以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最為成熟,強大的經濟基礎與先進的現代化技術,強有力的支撐智慧園區的建設。有些落后園區的建設水平也許并未達到智慧園區應有的基礎設施水平與功能,信息化建設還處于初級階段。總體來說,我國園區的發展還處于智慧化階段,處于發展過渡期,主要依靠物聯網、云計算平臺等信息技術,正在從傳統的工業園區向新區過度,在形式上有從低級向高級,由單一向綜合園區發展的趨勢。智慧園區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園區的智慧化元素較少,很多園區基礎設施和園區管理服務還處于分散狀態,并未形成集約效應,有些所謂的智慧園區與傳統園區并無不同,智慧園區建設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需不斷的注入新的活力與技術。但不可否認的是,智慧園區的建設勢頭十分迅猛。
智慧園區的未來發展并不是單一的規模發展,園區建設將強化與園區內產業的互動發展,智慧園區的未來建設將會在更加注重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同時,注重園區的生態環保,引入新型、具有發展潛力、市場前景廣闊的新型產業,形成集聚“智慧”的園區產業格局。
智慧園區的特征
智慧園區的主要特征體現在“智慧”,一方面,它在現實的園區環境之外,綜合應用各類新一代網絡技術,加強園區內部的互動溝通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它更強調增強園區各方面的資源整合能力,共享數據資源,加以推廣,為科技園區的打造作支撐。
智慧園區是一個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系統,是園區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它區別于傳統園區的數字化單一層面,傳統園區建設側重于園區建設和管理,由于不同建筑的同種系統以及其他各個系統之間存在信息不能共享等問題,智慧化應用水平低,它忽視了技術與人的互動、信息化與園區有機整體的協調,公共數據難以互聯互通,用戶感知度較差。同時傳統園區缺乏統一、高效、便捷的集中式管理,應用可擴展性差、預警事故能難以實現。隨著園區的不斷發展,員工人數增長、基礎設施水平無法滿足園區需求,管理園區的難度越來越大,特別是傳統園區的管理方式無法從全面整合、互聯互通的全局視角去管理園區。智慧園區較之傳統園區,在各個方面都有升級改造之勢,出現了充滿活力的商務生態系統。
智慧園區占地面積大,園區內包含多個建筑與設施建設,需要詳細科學的園區與系統規劃設計,需制定可供園區長期發展的管理政策與條件。智慧園區通過智能化的監測控制與管理系統,有效節省了園區運行所需的能源和人工成本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園區服務質量和建筑環境的利用率,保障園區安全、穩定、持久的發展。
智慧園區從根本來說,體現以人為本的特征,以人的需求為出發點,以人的發展為本,以滿足園區生產發展為目標,提高服務集中性、便捷性、易用性、實惠性,園區發展不再局限于單一企業,中小型企業可以共享設備資源,減少發展成本,促進園區內各企業協同合作發展。園區的信息化成為實現智慧園區的重要手段,智慧協同是智慧園區的另一重要特征,實現泛在信息之間的無縫連接,協同聯動,信息整合,是園區實現智慧的重要途徑,智慧園區標志著園區整體信息化由中級階段向高級階段演進,自主創新服務體系的新型園區,有助于實現園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產業價值鏈的提升。
總結
智慧園區本質上是基于數據整合共享的結果,通過數據的分析提供決策,讓園區變得更加“智慧化”。
未來我國智慧園區的建設將會向創新化、生態化發展,會更加注重高新技術、生態環保、節能技術等產業的發展,注重公共領域管理與服務,吸引高端人才,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建造高端、高效、綠色智能的智慧園區。